灾害管理

Mechanism Search

部长级会议

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 近期活动 : 2019.12.05
第六届 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
  • 2019.12.05
  • 首尔, 韩国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内阁办公室
韩国:国家应急管理署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

■议题
1.各国灾害管理进展报告
2.通过分享三国预防重大灾害的政策来增强防灾能力

■成果
通过了《第六届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联合宣言》
1)加强三国之间的合作框架
2)创造机会,相互借鉴三国先进的灾害管理系统
3)探索扩大三国之间灾害和安全专家交流的措施

■文件
《第六届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联合宣言》
第五届 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
  • 2017.09.07
  • 唐山, 中国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内阁办公室
韩国:国家应急管理署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

■成果
1.通过"三边灾害管理合作联合声明"
1)继续推动落实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SFDRR)
2)加强灾害风险减少和救济能力建设

■文件
关于灾害管理合作的三边联合声明(2017.09.07)
第四届 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
  • 2015.10.27
  • 东京, 日本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内阁办公室
韩国:国家应急管理署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

■成果
1.通过"三边灾害管理合作联合声明"
1) 促进实施SFDRR(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
2) 教育和培训

■文件
关于灾害管理合作的三边联合声明(2015.10.28)
第三届 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门负责人会议
  • 2013.10.30
  • 首尔, 韩国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内阁办公室
韩国:国家应急管理署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

■成果
1.通过"三边灾害管理合作联合声明"
1) 灾害管理的技术和信息共享
2) 教育和培训

■文件
关于灾害管理合作的三边联合声明(2013.10.30)
第二届 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门负责人会议
  • 2011.10.28
  • 北京, 中国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内阁办公室
韩国:国家应急管理署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

■成果
1.通过了“第二届三边政府机构首脑会议”的联合声明灾难管理”
1)建立相互访问和交流的机制
2)改进信息和技术交流
3)加强在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

■文件
关于灾害管理合作的三边联合声明(2009.10.31)
1 2
中日韩地震减灾会议 近期活动 : 2013.01.10
第六届 中日韩地震减灾会议
  • 2013.01.10
  • 博鳌, 中国
■参加者
中国:中国地震局
日本:日本气象局
韩国:韩国气象局

■成果
1.商定了在日本气象局(JMA)和韩国气象局(KMA)之间选定的地震台的地震波数据的实时交换,以及中国地震局(CEA)和韩国气象局(KMA)之间的实时地震数据交换.
2.同意通过在长白山(也称为韩国白头山)之间分享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信息,促进国际和区域合作.
3.同意讨论关于在工作层面开展海啸危害分析和区域能力发展合作的细节
4所示.一致认为联合努力对三次灾害评估的重要性
5.决定更新联络点的名单
第五届 中日韩地震减灾会议
  • 2010.11.17
  • 韩国,济州岛
■参加者
中国:中国地震局
日本:日本气象局
韩国:韩国气象局

■议题
1.三面地震服务的介绍
2.2008年第四次三方会议以来的合作活动审查
3.未来的合作活动
1)地震数据的交换和扩展
2)为解决东北亚的火山活动而建立合作基础
3)实时交流海啸观测资料
4)交换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和共享数据处理技术
5)分享过去重要的地震观测资料
6)关于指定联络点的讨论

■成果
1.同意根据地震台站的名单交换近实时地震观测数据
2.同意交换关于火山的技术信息
3.同意分享关于海啸观测设施和作业的最新信息,并根据需要交换海啸数据
4.同意交换地球物理观测结果的重要性
4.同意分享重要的地震记录
5.更新联络点名单,并设立工作级别的联络点,以开展联合活动
第四届 中日韩地震减灾会议
  • 2008.11.28
  • 东京, 日本
■参加者
中国:中国地震局
日本:日本气象局
韩国:韩国气象局

■成果
1.中国地震局(CEA)同意与日本气象局(JMA)和韩国气象局(KMA)交换近实时数据
2.认识到共享地震预警(EEW)系统的重要性
第三届 中日韩地震减灾会议
  • 2006.11.20
  • 北京, 中国
■参加者
中国:中国地震局
日本:日本气象局
韩国:韩国气象局

■成果
1.同意继续进行技术审议和详细讨论,以便在三方专家中实现近实时交换地震波和潮汐波观测数据.
2.重申促进信息交流,例如,在三个国家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6.5万次地震的发生.
3.同意继续交换信息和专家,以便将新技术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
4.同意在2007年组织一次关于地震观测和研究的三方研讨会
第二届 中日韩地震减灾会议
  • 2005.10.22
  • 首尔, 韩国
■参加者
中国:中国地震局
日本:日本气象局
韩国:韩国气象局

■成果
1.同意开始在韩国气象局(KMA)和日本气象局(JMA)之间的操作基础上传播在其选定的站点上获得的地震波数据.中国地震局(CEA)愿意选择一些电台与KMA和JMA进行近实时交换
2.同意向其他两个组织提供关于震源时间、震源深度和震级的信息,震级为6.5级以上
3.同意促进对这三个国家过去重大事件的地震波数据进行脱机交换.
4.同意就新技术应用于地震数据交换信息和专家
5.同意考虑举行联合研究和研讨会,为减轻地震灾害做出贡献
1 2

工作层会议

中日韩灾害管理桌面演练(TTX) 近期活动 : 2016.06.22
第四次 中日韩灾害管理桌面演练(TTX)
  • 2016.06.22
  • 首尔, 韩国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外交部、内阁办公室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
韩国:公安部、外交部、韩国气象局、韩国国际协力机构(KOICA)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

■成果
1.基于东道国情况的发展情景,有更多的细节
2.扩大发展会议
3.成功地使三国官员熟悉了请求和接受国际援助的一般程序.
4.讨论在灾难发生前可以做些什么,包括向公众和邻国发出预警,以及在各自国家保护外国人的具体措施.
第三次 中日韩灾害管理桌面演练(TTX)
  • 2015.04.28
  • 北京, 中国
■参加者
中国:国务院紧急事务办公室、外交部、国防部、民政部、国家食品控制和抗旱总办公室、中国地震局
日本:外交部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
韩国: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医疗中心、韩国国际协力机构(KOICA)
专家: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UNOCHA)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

■成果
1.双方同意,TTX在加强三国灾害管理机构之间的网络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建立三国政府的信心,并促进三方合作的发展.

■文件
第三次三边桌高层演习(TTX)关于灾害管理的报告
第二次 中日韩灾害管理桌面演练(TTX)
  • 2014.03.06
  • 东京, 日本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外交部、内阁办公室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
韩国:公安部、外交部、韩国气象局、韩国国际协力机构(KOICA)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

■成果
1.在多国(三边)救灾行动中确定有关组织的作用;
2.提高对每个国家灾害管理协调机制和程序的了解;
3.确定的差距、问题、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挑战.

■文件
关于灾害管理的第二次三边桌高层演习(TTX)的报告
第一次 中日韩灾害管理桌面演练(TTX)
  • 2013.03.14
  • 首尔, 韩国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外交部、内阁办公室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
韩国:公安部、外交部、韩国气象局、韩国国际协力机构(KOICA)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

■成果
1.基于东道国情况的发展情景,有更多的细节
2.扩大发展会议
3.成功地使三国官员熟悉了请求和接受国际援助的一般程序.
4.讨论在灾难发生前可以做些什么,包括向公众和邻国发出预警,以及在各自国家保护外国人的具体措施.
中日韩灾害管理专家会议 近期活动 : 2014.03.28
第二次 中日韩灾害管理专家会议
  • 2014.03.28
  • 济州岛, 韩国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内阁办公室
韩国:国家应急管理署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ISDR)
蒙古、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德国、学术界、研究机构、其他联合国组织等.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 副秘书长
第一次 中日韩灾害管理专家会议
  • 2011.12.16
  • 东京, 日本
■参加者
中国:民政部
日本:内阁办公室
韩国:国家应急管理署
东亚地震研讨会 近期活动 : 2013.07.30
2013年 东亚地震研讨会
  • 2013.07.30
  • 吉林, 中国
■参加者
中国:中国地震局
日本:日本气象局
韩国:韩国气象局
2012年 东亚地震研讨会
  • 2012.10.31
  • 济州岛, 韩国
■参加者
中国:中国地震局
日本:日本气象局
韩国:韩国气象局
TCS(三国合作秘书处): 副秘书长
2011年 东亚地震研讨会
  • 2011.10.21
  • 北京, 中国
■参加者
中国:中国地震局
日本:日本气象局
韩国:韩国气象局

■成果
1.采用了“北京理解”
2.达成共识,需要在三个国家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之间继续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强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以应对地震灾害.

■文件
北京理解(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