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处新闻
-
论坛讲座第19届文化遗产与历史名城减灾研讨会在日举行2025年7月12日至13日,第19届文化遗产与历史名城减灾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日本京都举行,研讨会由立命馆大学历史都市防灾研究所主办。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在研讨会期间举办中日韩三国地方政府关于受损文化财产和历史遗址修复与减灾特别会议。 特别会议聚焦三国地方政府的实践经验,旨在通过分享知识、优秀案例和政策经验,促进区域合作与能力建设。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围绕本地区灾害现状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提高文化遗产和历史城区抗灾能力的有效策略。在开幕式上,秘书处副秘书长颜亮发表致辞,立命馆大学历史都市防灾研究所吉富信太所长致欢迎辞,日本文化厅文化资源活用科科长盐川达大发表贺辞。发言嘉宾一致认为,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加强文化遗产防灾减灾的联合应对与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特别会议邀请到三国代表作主旨演讲。中国西安市地震局局长任涛、日本石川县文化财产部部长原田均、韩国新罗文化遗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遗产修复维护团队负责人金亨硕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的政策措施与地方实践。会议由立命馆大学环境都市工学科大洼健之教授主持。会议期间,联合国减灾署还举办了《文化遗产评分卡附录》专题工作坊,介绍其在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应用,以推动将以人为本、基于文化的减灾与韧性建设理念纳入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研讨会代表还实地参访了以修复纸质文化遗产闻名的大入公司,以及位于京都伏见区的文化遗产重点防灾区域,包括堀川沿岸传统区域、伏见十石舟水上航道和黄樱工厂等易受水灾影响的重要文化场所。 本次研讨会充分彰显了区域合作与创新机制在保护珍贵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东亚国家间的沟通协作与相互理解,为守护本地区历史名城的独特文化风貌作出积极贡献。▲副秘书长颜亮致开幕辞▲中日韩地方政府关于受损文化遗产及历史名城修复与减灾的特别会议▲联合国减灾署举办专题研讨会▲集体合影2025-07-12 ~ 2025-07-13
-
论坛讲座2025年区域合作对话会在神户召开2025年7月7日至9日,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及联合国减灾署东北亚地区办公室全球教育培训院同亚洲减灾中心(ADRC)在日本神户共同举办了2025年区域合作对话会(以下简称“对话会”)。对话会与2025年中日韩灾害管理工作磋商会议同期举行,并与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合作举办,意义非凡。会议还邀请来自中日韩三国企业代表就人工智能防灾产品进行展示,提升了私营部门的参与,深化了三国在减灾领域的合作。 图师执二副秘书长致开幕辞和闭幕辞。他在致辞中肯定了利用技术创新降低灾害风险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了本地区普遍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他还表示跨区域灾害管理合作的需求日益增长,并感谢来自中日韩三国、东盟国家、蒙古国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代表们的积极参与。 为期三天的对话会涵盖专题报告会、由联合国减灾署主导的专业培训课程及实地考察。会议以“科技创新助力防灾减灾:运用数字技术开展风险评估、早期预警和快速应对,防范极端灾害风险”为主题,为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提供了经验分享、优秀实践交流的重要平台,并就提升灾害防治和响应效能的实用工具与技术进行了探讨。 与会各方在会上重申了通过增进能力建设和多利益攸关方合作加强区域防灾韧性的承诺,为“中日韩+X”合作框架发展注入新动力。▲集体合影▲图师执二副秘书长致开幕辞2025-07-07 ~ 2025-07-09
-
磋商机制秘书处举办2025年中日韩灾害管理工作磋商会议2025年7月7日,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在日本神户举办2025年中日韩灾害管理工作磋商会议。来自中国应急管理部、日本内阁府、韩国行政安全部派代表团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加强三方工作层级官员的常态化沟通,推动灾害管理领域的政策交流与互鉴。与会各方共同回顾了以往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的后续举措落实情况,并围绕未来合作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图师执二副秘书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秘书处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三方在减灾和应急响应领域的合作。 会议设置两个主要环节。在第一环节中,三国代表介绍了各自国家灾害管理系统的最新发展和优秀实践,重点展示了为提升防灾韧性而持续优化的战略方案和制度创新成果。第二环节则重点讨论了即将由中国主办的第八届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的筹备工作。与会官员就关键议程和潜在合作领域,如技术整合、区域培训计划及既往联合声明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磋商。 最后,三国代表团及秘书处进行总结发言,重申保持工作层级的对话对加强三国防灾减灾协作至关重要。▲集体合影▲图师执二副秘书长致辞▲2025年中日韩灾害管理工作磋商会议2025-07-07
-
论坛讲座2025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在日本东京举办2025年7月1日,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在日本东京举办以 “共塑未来:全球变局下的中日韩合作”为主题的2025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这是继2018年日本举办后,该论坛自疫情中断以来首次重返日本。逾200名现场嘉宾及数百名线上观众就三国合作未来发展交流意见。 开幕式上,秘书长李熙燮强调,三国合作亟需从以往侧重数量扩展,转向更加注重提升合作质量。他指出,去年适逢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明年将迎来秘书处成立15周年。当前,三国均面临地缘政治紧张、经济碎片化和保护主义抬头等复杂的国际挑战,加强政府、民众、媒体和智库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他还重申秘书处将致力促进三国和平、繁荣和共同文化。 日本外务副大臣藤井比早之、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韩国驻日本大使朴喆熙分别致贺辞。日本前环境大臣、前外务大臣川口顺子,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韩国全球创新研究院理事长、韩国国会前议长金振杓分别作主旨演讲。 在随后举行的两场分论坛上,三国政府高层、外交官员、学界专家与政策制定者就三国合作的结构性基础、制度保障需求及民生相关重点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分论坛一以“重振区域联通:三国合作制度化促进东北亚稳定与和平”为主题,聚焦三国在战略与制度层面加强合作的路径与机制。与会嘉宾指出,应持续推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及各级部长会议的定期召开,并着力提升机构能力建设。会上提出四项核心建议:一是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二是构建危机应对机制,三是拓展“中日韩+X”多边合作模式,四是进一步赋能秘书处,提升其在机制运行中的支撑作用。此外,会议还呼吁充分发挥智库、媒体及学术界等的积极作用,以深化三国互信,夯实区域和平与合作的社会基础。分论坛二以“推动包容性增长: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东北亚和平”为主题,探讨了在高度老龄化社会、气候危机、碳中和目标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途径。演讲嘉宾强调应正视气候行动的紧迫性,把握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会议还聚焦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框架对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会者认为,密切三国合作,加强跨学界与政策界的协同,是应对共同挑战、实现长期韧性与繁荣的关键所在。 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成为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年度旗舰型活动,旨在提升民众对三国合作的关注度,并为三国政府提供未来合作发展方向的政策参考。该论坛由三国主流媒体——日本《朝日新闻》、中国《人民日报》及韩国《朝鲜日报》共同协办。▲集体合影▲日本外务副大臣藤井比早之致贺辞▲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致贺辞▲韩国驻日本大使朴喆熙致贺辞▲秘书长李熙燮致开幕辞▲日本前环境大臣、前外务大臣川口顺子致贺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发表主旨演讲▲韩国全球创新研究院理事长、韩国国会前议长金振杓发表主旨演讲▲分论坛一:“重振区域联通:三国合作制度化促进东北亚稳定与和平”▲分论坛二:“推动包容性增长: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东北亚和平”2025-07-01
协商机制
3
- 参与国家
1
- 领导人会议
21
- 部长级会议
70+
- 其他协商机制
中日韩统计数据 2022
出版物
收录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的项目报告、
研究文件和宣传材料
信息中心
查看媒体动态
中日韩合作动态一览